-

《山西档案》审稿周期与流程全解析

2025-10-17

2025年10月15日,《山西档案》2025年第10期正式刊出,本期收录的"档案参与自我认同建构的认知双路径"等论文引发学界关注。对于准备投稿的作者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这本连续入选北大核心期刊的学术平台,审稿周期究竟多长?流程是否复杂?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细节?


审稿周期:1-3个月的动态区间

根据期刊官方披露及作者实际反馈,《山西档案》的审稿周期通常为1-3个月。但这一时间并非绝对,实际周期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动态变化。2024年多位投稿者反映,最快16天完成"收稿-初审-外审-退修-终审"全流程,而部分稿件因需补充实验数据或修改框架,审稿周期延长至3个半月。


影响审稿速度的三大核心因素
  • 投稿量波动:每年3-4月、9-10月为投稿高峰期,编辑部处理稿件压力增大,初审周期可能从常规5个工作日延长至10个工作日

  • 稿件质量:符合期刊重点选题方向(如数字人文、档案数据管理)且格式规范的稿件,通过初审概率提升40%,外审专家反馈周期平均缩短7天

  • 外审专家响应:期刊实行"双盲三审制",每位稿件至少由2位外审专家评审,若遇专家出差或课题繁忙,反馈周期可能延长至20天


四阶审稿流程:从投稿到录用的全链条解析

初审:格式与选题的双重筛查

作者通过官网投稿系统(http://www.sxdabjb.com)提交稿件后,首先进入为期3-5个工作日的初审阶段。编辑部主要核查:
  • 稿件是否符合8000字符以上的字数要求

  • 盲审稿、版权协议等材料是否齐全

  • 选题是否契合期刊重点方向(档案基础理论、数字人文、档案信息化等)

2024年数据显示,约30%的稿件在初审阶段被直接退稿,主要原因集中于"选题偏离期刊定位"(占比52%)和"格式不规范"(占比31%)。建议投稿前仔细阅读最新一期目录,如2025年第10期刊发的"数字时代档案数据价值的多维度解析"等论文,把握选题趋势。

外审:学术质量的核心把关

通过初审的稿件将进入2-4周的外审环节。期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编辑部会根据稿件主题匹配相关领域专家,重点评估:
  •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 创新点的学术价值

  • 论证逻辑的严密性

某高校档案学教师分享经验:"外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非常具体,甚至包括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建议作者收到意见后7天内完成修改并附详细说明,这能显著提升复审通过率。"

复审:修改质量的二次核验

外审通过的稿件进入复审阶段,由编辑部组织3人以上编委小组进行集体评议。此环节重点核查作者对修改意见的响应程度,特别是重大修改是否到位。数据显示,约15%的稿件在此阶段被要求二次修改,平均耗时增加10个工作日。

主编终审:最终录用的决策环节

通过复审的稿件将提交主编进行终审,通常在5-7个工作日内完成。主编主要从期刊整体出版规划角度考量,如专题平衡性、研究热点覆盖等。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起期刊实施"优稿优排"机制,具有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的稿件(需在投稿时注明项目编号),终审通过后可优先安排刊期。


dd672a7887bd426a5a6f5fbd919658f3.jpg

投稿关键事项:费用、要求与避坑指南

版面费:2000元的标准化收取

自2024年1月起,《山西档案》开始收取版面费,标准为2000元/篇。与其他同类核心期刊相比,这一费用处于中等水平(《档案学通讯》版面费约2500元,《浙江档案》约1800元)。作者可通过投稿系统查询费用明细,缴费后开具带防伪水印的电子发票。

硬性投稿要求:三项材料缺一不可

  • 盲审稿:需隐去作者姓名、单位等身份信息,正文单独成稿

  • 版权协议:需作者手写签名扫描上传,明确文章原创性承诺

  • 全文稿件:包含中英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基金项目信息(如有),参考文献需采用GB/T 7714-2015格式

某硕士研究生投稿经验提醒:"建议用PDF格式提交所有材料,Word版本可能因排版错乱影响初审。另外,基金项目信息务必准确,曾有作者因项目编号错误导致退修。"

重点选题方向:四大领域持续热门

根据2025年第10期目录及官方征稿通知,以下方向稿件录用率较高:
  1. 档案数据要素化:如"档案数据资本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类研究

  2. 数字人文融合:需体现档案资源与数字技术的创新结合,如基于AI的档案知识组织

  3. 红色档案开发:侧重山西本地红色档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4. 智慧档案馆建设:包括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作者真实经验:从投稿到见刊的实战建议

提升录用率的三大技巧

  • 精准匹配选题:通过知网下载近三年期刊论文,建立选题词云图,规避已饱和领域

  • 规范参考文献:引用期刊近2年发表的相关论文不少于3篇,这能体现对期刊的关注度

  • 重视外审意见:某作者分享:"外审提出的'研究方法创新性不足'问题,我通过补充跨学科视角,最终顺利录用"

审稿状态查询方式

作者可通过两种渠道实时追踪稿件进度:
  1. 登录投稿系统查看状态(收稿/初审/外审/终审/录用)

  2.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sxda163@163.com)查询,通常1-2个工作日内回复


结语:把握核心期刊的投稿逻辑

作为连续入选北大核心期刊的学术平台,《山西档案》的审稿流程既体现了学术严谨性,也通过数字化系统提升了处理效率。对于作者而言,与其纠结"最短多久录用",不如聚焦三大关键点:选题是否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如《"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研究方法是否具有档案学特色、论证过程是否扎实可靠。


2025年期刊影响因子已达1.19,在档案学期刊中排名第四。随着"数字中国"战略深入推进,那些能将档案资源与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必将获得更多关注。建议作者密切关注期刊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选题指南和审稿动态,让研究成果获得更广阔的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