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学报》投稿领域偏好与选题方向分析

2025-10-20

《生态环境学报》投稿领域偏好与选题方向分析

期刊基本情况与办刊宗旨

《生态环境学报》的前身是1992年创刊的《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历经多次更名,于2009年正式确定现名。该期刊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和广东省土壤学会联合主办,是北大核心、CSCD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3年复合影响因子达3.446,综合影响因子2.556,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

其办刊宗旨明确聚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创新,刊登生态系统过程机制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生态修复工程等方向的原创研究,强调成果的理论突破性应用价值,服务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

核心收稿领域与栏目设置

重点收稿方向

根据2023-2025年刊文数据统计,期刊形成了三大核心收稿领域:

  1. 生态系统过程与修复
    占总发文量的42%,涵盖碳循环与碳汇(如喀斯特山地碳储量估算、湿地碳汇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栖息地评估、外来物种入侵机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矿山复垦技术、荒漠植被重建)等方向。高被引论文多集中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响应红树林湿地修复研究。

  2.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占比35%,重点关注新污染物治理(微塑料、抗生素环境行为)、重金属污染修复(如电动修复、微生物钝化技术)、大气复合污染(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2025年新增“新兴污染物识别与风险评估”专栏,优先接收非靶向筛查技术应用研究。

  3. 环境政策与管理
    占比23%,包括生态补偿机制(如流域横向补偿标准)、环境风险管控(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响应)、双碳目标路径(区域碳排放核算、碳交易市场机制)。基金项目论文占比达91%,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平均被引量高出普通论文2.3倍。

特色栏目设置

  • 研究论文:刊载原创性实验研究,要求数据完整、方法创新,近三年80%论文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如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环境化学与大数据模型融合)。

  • 专论与综述:邀请领域权威撰写,需涵盖近五年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方向,2025年刊出的《氢键有机框架材料在污染物吸附中的应用》一文被引已达57次。

  • 专题专栏:每年设置2-3个热点专题,如2025年“碳汇功能提升技术”专栏,收录黄河流域造林增汇潜力、竹林土壤碳库研究等论文12篇。

高价值选题特征与案例分析

选题偏好规律

通过分析2023-2025年高被引论文(被引量Top10%),发现以下选题特征:

  1. 政策导向性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相关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达3.8,《黄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演化》(2025年第4期)结合“双碳”目标,构建了碳排放-碳储存耦合模型,被《中国环境科学》等期刊正面引用。

  2. 技术创新性
    聚焦前沿交叉技术应用,如《AI驱动的黑臭水体遥感识别》(2024年第8期)将深度学习与高光谱遥感结合,识别准确率达92.7%,入选“2024年度中国环境科学十大进展”。

  3. 区域典型性
    优先发表特色生态系统研究,如喀斯特地貌、青藏高原、红树林等区域,《滇西北高山草甸退化机制》(2023年第11期)通过10年定位观测,揭示了放牧强度与土壤酶活性的阈值关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引用。

避选方向提示

  • 纯实验室模拟研究(无野外验证数据)录用率低于15%;

  • 单一污染物检测(缺乏风险评估)的论文审稿周期延长至6个月以上;

  • 与期刊定位不符的社会科学类研究(如环境经济学政策分析)建议转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

投稿策略与格式规范

提升录用率建议

  1. 数据与方法

    • 实验设计需包含长期观测数据(如≥3年的定位研究)或多尺度验证(实验室-中试-现场应用);

    • 优先采用国际通用方法标准,如重金属检测引用EPA方法,模型模拟需提供代码开源链接。

  2. 基金与团队

    • 标注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SFC等)可提升初审通过率;

    • 作者团队含海外合作单位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者的论文,外审意见优良率达83%。

  3. 写作技巧

    • 摘要需明确科学问题-方法-核心发现,避免描述实验过程;

    • 讨论部分需与国内外最新研究对比(近2年文献占比≥50%),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延伸方向

格式规范要点

  • 图表要求:图件需提供高分辨率原图(TIFF格式,≥300dpi),表格采用三线表,避免使用彩色标注(需标注则用灰度梯度);

  • 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近五年文献占比≥60%,外文文献比例不低于40%;

  • 伦理声明:涉及人类或动物实验需提供伦理审查批件编号,野外采样需附采样许可证明

pexels-photo-433308.jpeg

2025年选题热点预测

结合期刊编委访谈与专栏征稿计划,以下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1. 生态系统多功能协同
    如“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机制”“生态修复的气候适应性设计”,需结合IPCC最新报告方法学。

  2. 新型污染物暴露风险
    微塑料与纳米材料复合污染全氟化合物替代品环境行为等方向,鼓励采用效应导向分析方法。

  3. 智慧环境监测
    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卫星遥感与地面观测融合技术在环境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生态产品市场化路径,如GEP核算方法创新。

投稿前建议通过期刊官网(www.jeesci.com)查阅“近期专题征稿”,或联系编辑部(editor@jeesci.com)获取选题建议,基金项目论文可申请“快速评审通道”(平均审稿周期缩短至28天)。